電影使電影同時成為可能與不可能,5分鐘,導演,2016

電影為了使自己「作為藝術」,犧牲其多樣性來獲取標準的形式,其從無限的可能性中選擇了少數幾種,形成了我們今天所公認的「電影」。事實上,1895年,在電影剛剛出現時,沒有人可以斷言電影應該是什麼樣的,或者如何發展為反映現實的媒介。而後的二十年間,電影語言開始逐漸規範化,到了1915年,電影在表現能力得到奇蹟般發展的同時,其原始表達自由依然受到嚴格限制。時至今日,在攝影機早已小型化、便攜化的今天,電影語言依然停留在笨重攝影機的時代。事實上,每生產一部被稱之為「電影」的東西,關於「電影」的誤會就會被強化一次。

《電影使電影同時成為可能與不可能》,全片由十個段落構成,除片頭「火車進站」段落外,餘下九個段落時長均為一分鐘到一分半鐘左右,不設黑場,參差並行,視覺始終處於瘋癲狀態。九個段落發生在北京地鐵十五號線上,主角為一台笨重三腳架上的DV。主角立於地鐵,九組人物匆匆經過,坐在主角身旁,試圖與主角發生交流,但主角即DV在視覺與邏輯上均無回應。屏幕整體有些傾斜,旨在放映時可以調侃「屏幕是歪的」。

入圍: 

·北京獨立影像展

·集美「雙棲」青年影展,實驗精神獎提名